本网评论: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最大的办学成就在这里
分享到

  一个月后的今天,2020年11月21日,我校将迎来建校50周年庆典。学校最大同时也最值得在庆典上报告的成就,是50年来坚持以育人为己任,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为社会培养了近20万名优秀人才。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主业。50年前,广东教育行政学院从广州西迁新兴县高村办学。当这个校体在简陋的校舍安顿下来,广袤的粤西大地就播下了一颗高等教育的种子,我校的前身由此得以确立。从那时候起,人才培养成为了我校不二的使命。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在高村时期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因子,构成了学校一路走来的文化源头。50年来,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与学校发展的需求相比始终存在不少差距。因此,我校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从来没有抛弃艰苦奋斗的作风。古语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艰苦或相对不那么艰苦的岁月里,学校一以贯之地保持干劲,保持清醒,燃烧激情,行稳致远,在办学的道路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这种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办学传统,通过人才培养活动,在历届学生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学们毕业后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扎下根来,逐渐成长为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精兵强将,通过业务工作延展母校日益壮大的事业,关键在于大家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今天,在课堂上专心上课的学子,在实验室里埋头做实验的学子,在艺术节中放歌起舞的学子,在校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学子,在党旗前宣誓入党的学子,援藏支教的学子,应征入伍的学子,服务创文的学子,志愿献血的学子,入选未来卓越教师“砚园班”的学子,用瑰丽的“中国梦”鞭策自我的学子,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的学子,到农村、到企业、到社区去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学子,本科毕业后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子,工作后在不同职场打拼的学子,正以他们身上洋溢的青春气息、澎湃的青春活力,对我校在创办之初就树立起来的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因子作出最响亮的回应。

  在50年的历史长河中,我校除了赋予历届学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之外,还以勇于改革创新的办学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学校发展的法宝。50年来,我校以改革创新的思维,适时而动,乘势而上,先后作出了迁址、更名、转型、合并、升格等一系列重大的决定。因应这些重大决定走出的每一步,都体现了改革创新为我校带来的沧桑巨变,使得我校从当年的专科师范院校变成了现在的本科综合大学,从最初偏于一隅的一所学校变成了如今向湾区新秀、省级方阵、岭南名校进军的一所大学。在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接续成长起来。这些同学以见证者、参与者甚至是推动者的身份,与学校的改革发展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进而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浸染,形成了求新求变的思想观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求新求变正是最显著的时代特征,也是最重要的时代行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总书记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指明了前进方向,就是要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激发无限的潜能,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纵观我校的青年学生,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砚园学子,依托学校作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50强的坚实平台,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放飞梦想,探寻未来,既磨砺了本领,更展示了风华。实践证明,从我校走出来的大学生,有着与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相互匹配的情怀、抱负和担当。

  从吃苦耐劳到求新求变,我校50年来近20万名校友以契合时代的个性品格,成为了各自所属时代的建设者,成为了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人才。全体校友置身于国家和地方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用辛勤的劳动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用骄人的成果彰显我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价值。庆祝建校50周年,我校完全可以为这项办学以来的最大成就感到无比欣慰、无比自豪。


粤ICP备05008891号 © 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