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十大新闻

2024年是砥砺奋进、谱写华章的一年,是行稳致远、节节高升的一年。这一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稳中求进、奋发有为,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丰硕成果。让我们回顾和总结2024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十大新闻,以不弃微末的态度,久久为功,开启赓续奋斗的2025年  。

一、坚持问题导向审核评估整改全面启动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报告,学校制定并发布《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并组织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动员大会暨工作部署会,邀请专家开展整改专题辅导报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启动与推进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为切实推进整体工作进度,学校分别于6月份组织开展了整改工作的阶段性督办工作、12月份开展了第二次督办以及中期检查等工作,并定期出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简报,发布整改动态,通报整改信息,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动员大会暨工作部署会

二、夯实铸魂育人课程思政建设开创新局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目前,我校共有2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其中2024年新增5项,包括示范团队1个、示范课程2个、示范课堂2个;新增第三批校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立项40项;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完成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揭牌,搭建课程思政交流与展示平台,助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完成前两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项目的结项验收。开展多样化的专题研讨与培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专题开展课程思政系列交流研讨活动4次,参与教师200多人,并组织二级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大讨论,推动形成示范引领、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良好局面。

我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三、提质量增内涵专业建设持续走深走实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推进专业结构优化调整。重视专业内涵发展,以专业认证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在招本科专业60个,本年度申报3个新专业、完成5个新专业预备案;完成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两个专业的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专家现场考察工作,汉语言文学顺利通过中期审核,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顺利通过IEET中期检查;5个专业顺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开展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梳理建设成效,明确发展方向;印发《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遴选立项7个微专业。

学校开展本科专业建设专项调研

四、贯彻OBE理念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为进一步落实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要求,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学校于四月份印发《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关于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明晰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三大支撑矩阵,将国家要求、专业标准、行业产业需求及新技术新理论新要求等融入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结合师范认证专家入校考察情况,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加强对标建设,融入特色发展。重点聚焦创新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类组织专项答辩评审会,高标准完成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启动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五、优化教学条件新校园教学楼正式启用

结合学校新校园整体建设进度,9月份,新教学楼基础建设完成预验收,通过信息化、多媒体、桌椅等配套建设,现已正式投入使用。共建设有97间教室,包括55间小型教室、38间大型教室、4间阶梯教室、1间学术报告厅。全面配套建设标准化考场设备、智慧督导巡课系统、电子班牌、智能多媒体管控系统等,其中52间配置98寸智慧黑板,5间为综合型智慧教室,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新校园教学楼的建成,不仅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拓宽了教学空间,而且将深度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拓展“数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新校园一期教学楼正式启用

六、强技能赛风采教师教学水平有新提升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提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全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2024年,我校教师参加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教学竞赛成绩斐然,共获得16个奖项,创历史新高。其中,在广东省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取得新突破,有8人跻身排名前50%,最终斩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在广东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在第二届广东省高校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第一届广东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与训练技能展示活动中,获得羽毛球项目二等奖1项、足球项目三等奖1项。

学校定期举办教师教学比赛,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

七、聚焦育人质量,学生学科竞赛佳绩连连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24年,共认定A类科技文体竞赛8项、B类47项、C类38项;学生学科竞赛获奖504项,其中国家级111项、省部级393项;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中获铜奖6项;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1金、1银、7铜。同时,积极承办广东省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暨第十二届省大运会啦啦操预赛,全省各高校66支代表队、2500多名运动员参赛,我校在此次赛事中获得优秀组织奖、甲组团体总分二等奖、自由舞蹈第一名、乙组团体总分一等奖等多项好成绩。

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

八、化课程体系,深入开展通识课程改革

为充分发挥通识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育人功能,进一步优化通识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制定并印发《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在核心通识课程中单独设置“四史”教育课程模块;增设“写作与表达”模块,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写作与书面表达能力;在拓展通识课程中增设“微型拓展通识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职业发展和工作技能息息相关,每门课程设置8学时。完成两批通识课的征集遴选,包括核心通识课76门,微型拓展通识课41门。

学校印发《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深入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九、深化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助培创新人才

学校现有产业学院10个,实施项目制管理。大数据产业学院新增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智慧教育产业学院依托合作企业建设3套师范生AI录播实训设备,并获得校级质量工程立项。加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支持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建设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学校积极加入全国智慧教育与信息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联盟等团体。组织产业学院建设经验分享会,邀请广东工业大学专家到校开展专项培训。以产教融合助推创新人才培养,继续实施“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工程,2024年新增5个特色班、5个创新班,特色班和创新班建设已覆盖全校16个二级学院。

我校当选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十、强化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建设稳推进

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一方面,建设面向全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涵盖公共教学虚拟仿真实训区、专业实训虚拟仿真教学区、虚拟仿真体验区、虚拟仿真研创区四大功能板块,利用中央支持地方专项资助,新增购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11个,进一步丰富了数字化应用场景与实践教学资源,助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另一方面,为推动数智赋能课堂教学,专门建设智慧教学平台,加强智慧课程与数字资源建设,重塑课堂教学新形态。

我校举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揭牌仪式


粤ICP备05008891号 ©2025 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