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日前印发本科课程评估方案,强调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 这个表态,是我校对于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响应,同时也是我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内涵发展的宣言。
教育部去年6月21日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在讲话中指出,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这个讲话为高校开展课程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引,就是要着眼于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向低水平的课程亮出红牌,为高水平课程挂起绿灯,同时通过一定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把低水平课程改造为高水平课程。自此,全国高校纷纷发起了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行动。
“金课”之所以被推崇,是因为含金量充足,课堂质量上乘,学生听了受益匪浅;“水课”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水分比较多,课堂质量低劣,学生听了意义不大。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本着“以质立校”的思想,我校一面为“金课”点赞,一面向“水课”开刀。这是负责任的办学态度,是维系学校良性发展的必然之举。那么,在我校,怎样的课才是“金课”,可以树为标杆,怎样的课就是“水课”,必须加以整改,本次本科课程评估活动将会揭晓其中的答案。
有一个几乎可以预知的情况,那就是在“金课”和“水课”之间,处于中间状态的课程一定会数量更多,比例更大。所以,我校大张旗鼓地组织开展本科课程评估,绝不会把揭晓哪些课是“金课”、哪些课是“水课”的谜底作为终点。大学所有的教学评估活动都有相通的指导思想,要求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效果,本次本科课程评估也不例外。根据这个既定的原则,学校一定是希望通过专家的点拨,为任课教师把脉支招,使“水课”去掉水分,“金课”愈加出彩,处于中间状态的那些课程对标对表,持续优化,广大学生从不断提高的课堂教学质量中获得更好的教育。
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于任课教师而言,迎接本次本科课程评估只是一个阶段性任务,其更加恒久的任务,应该是以有利于学生学业进步、品格养成为目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完成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优秀的大学教师,一定会紧紧依靠刻苦的学习、深入的钻研,切实增强专业素质和教学本领,为推出属于自己的“金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本领共同支撑起来的教学能力足够强大,他的课程建设效果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在授课内容上实起来,在引用材料上新起来,在表达方式上活起来,在师生互动上融起来,在课堂气氛上热起来,在学业管理上严起来,在教学特色上亮起来。而学校关于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也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
本科课程评估方案明确了关于“金课”“水课”的奖惩机制,有了这个机制,推进课程建设,就有了最起码、最基本的保障。但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仅有这个保障显然是不够的。真正能够推进课程建设,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法宝,其实埋藏在任课教师的思想深处,也就是大家对于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只要教师真正树立师者的情怀,视教育工作为成就人生价值的依托,视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扛在肩上的责任,就一定会自觉地投入到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为教学工作付出心血与汗水,以良好的师德师风筑力学校加强课程建设、拉动内涵发展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