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省委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我省将通过3年工作,推动党在基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加有效,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坚强,政治引领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结合更加紧密,党支部建设更加规范,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更加系统,党员教育管理更加精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基层党组织保障更加有力,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行动计划》的出台,是广东在新时代践行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信心和行动的彰显。为贯彻广东省委文件精神,我校结合省委教育工委有关文件,出台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按照每年的主题和目标,分重点实施“规范化建设”“组织力提升”,最终实现“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目标。2018年,我校党委大力推进方案的贯彻落实,全面推进我校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品牌化建设,基层党建工作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全员学习 永葆政治本色
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站位,是一个党组织保持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在校党委的带领下,学习之风在我校长盛不衰。从校党委到基层党组织、党支部,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理论学习不间断开展着。
一幅幅生动的学习、培训场景展现在我们眼前。校领导、党委委员每月参加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把脉学校发展方向。中层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校党委书记曾桓松书记亲自作辅导。同时,我校对新提任中层领导干部、专职组织员、党务骨干进行党的十九大、总书记系列讲话等专题培训,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作深入解读。先后组织中层领导干部、党务骨干、纪检干部到兄弟高校、遵义干部学院等学习培训。
党委书记、校长上好新学期思政第一课是我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每个学期开学初,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分别走进课堂,与学生互动,跟学生研讨。另外,我校要求各二级学院党组织书记、院长为新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课,谈理想、铸信念、传方法、促奋发,带动学风的良性发展。
新媒体时代,网络学习必不可少。我校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依托各类平台,线上党建学习开展有声有色。依托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办的“干部在线”平台,全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网络学习。利用肇庆市“智慧党建”党务电子平台、“肇庆先锋”微信公众号,全校党员开展讲学习、写心得体会活动,并进行每月一考。
建章立制 促进规范建设
严密的规章制度是基层党组织的支撑力。严规章、明细则、优构架、强管理,规范化建设让基层党组织从内到外形成合力,突出组织性、规范性。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需有好的建设规划。我校严格落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制定贯彻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顶层设计引领党建工作有方向可循、目标可攀。同时,党校工作规定、“主题党日”活动实施方案、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组织实施方案、党费收缴管理使用规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等文件,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以清晰明确的制度建设为党建工作提供了标准尺度,执行范式。
为调动二级党组织深入探索基层党建,我校推出党建书记项目申报,形成激励二级党组织带动基层党组织竞争申报党建课题的良性局面,2018年,我校1项课题获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改革开放40周年党建工作研究立项,5项课题获省高校党建研究会立项,12项校级党建课题立项,4篇论文获省高校党建研究会年会表彰。同时,通过召开组织与宣传工作推进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推进会,推动党建规章制度上下贯通、层层落实。
制度需实施到具体环节才算有效落地,严格党员入党程序这一做法可见出我校落实制度的严谨。在学生党员入党过程中,我校严格入党审查和考察程序,坚持政治合格为首要标准,全面推行“三投票五公示一答辩”工作制度。这样,经过层层筛选、全面考核的学生优秀分子才能吸收到党组织中,为基层党组织带来无往不胜的力量之源。
组织建设是促进党建规范化的又一重要内容。经过优化调整,全校设置23个二级党组织,145个党支部。同时,为进一步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校探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高校学生党组织体系,学院、社团、学生会、学生带班、协会、科技创新团队、实习基地、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全部纳入其中,共成立43个横向党支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党组织体系。在人员配备上,为每个二级学院配备1名专职组织员,形成专职组织员例会制度。2018年,旨在统筹好全校师资力量,激发教师奉献才智、服务育人的党委教师工作部也应运而生。
培育品牌 凸显先锋作用
做表率、当先锋、乐服务、甘奉献,是每名党员的行动准则。在新时代,敬业乐业、培养人才,是广大教师的使命,激扬青春、勇挑重担是广大青年学子的应有作为。
近年来,我校引进了大批优秀高水平师资,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出极大作用。让党的建设厚植到基层,全员聚合,激发基层广大教师做先锋、当排头,是学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此,我校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创造基层党建“精品”,其中重要之举是在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团队和重点学科设置党支部,集中发挥了人才优势。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党支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是我校首个建立在科研创新团队上的基层党支部,支部党员由教授、博士、硕士组成,团队围绕柑橘产业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这一中心任务,以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科研创新、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为目标,联合知名院校开展课题研究,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服务果农种植,携手攻坚对抗柑橘黄龙病难题,使科研、实践、人才培养、支部建设互联互动,相得益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彰显。该党支部的建设举措受到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2018年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成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双带头人”亦是党建创新之举,2018年我校设立首批6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教师党支部书记既是党建带头人,又是教学科研带头人,他们以点带面,示范作用辐射到全支部。由此,党建工作真正植入教学科研和干事创业中,发挥出矩阵效能,如百名博士上山下乡服务乡村振兴,就是我校党建矩阵效能的显现。通过输出大批智库,携手地方政府,致力乡村建设,我校打造出党建+乡村振兴的新格局,《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和双周刊报道了这一党建新创举。
一个支部一面旗帜,我校致力打造和树立党建品牌,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支部。在全省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中,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生处第一党支部和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党支部获广东省“三型”党支部,23个校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党支部获评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就业处党支部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此外,有1个基层党委和3名党员被评为肇庆市直工委先进基层党委和先进个人。
健全保障 筑牢发展基础
基层党组织要强劲有力,需要好的保障。我校大力实施“保障工程”,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建章立制、组织优化使党建有了规范保障,而严格纪律和规矩则为党建提供了“震慑标尺”。我校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切实提升党员干部尽职履责意识,严抓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选拔中,精选干部、优选干部,实行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与监督,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经费、场所配备同样跟上。按照省教育工委提出的标准,我校配足教工党员、学生党员专项经费,对全国、全省样板党支部、标杆院系、全省“三型党支部”、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工作室、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提供配套专项经费,健全基层党务干部岗位津贴保障机制,按标准落实党支部书记岗位津贴。同时,按照市委建设“初心堂”有关要求,我校建设了约180平方米的“初心堂”,成为党性教育的主阵地。此外,督促各二级党组织以“六有”标准规范建设党员活动室,基本实现基层党建活动室的全覆盖。
结语:校党委书记曾桓松表示,“党的力量在基层,作为高校,一定要团结和带领广大教师、广大学子,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激发广大师生更好投身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建设。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不可分割,党建就是要发挥好人的作用,促进更好办学。”
面对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任务、新要求,校党委以立德树人为立足点,以固本强基为切入点,大抓基层党支部,提升党建水平,从而做到永葆政治本色、强化规范建设、凸显先锋品质、厚植保障之基。相信通过三年的基层党建建设,我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坚实,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党支部建设更加规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彰显。全校上下定能同心同德,在校党委的带领下协同奋进、攻坚克难,推动办学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