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塔式双创教育:学习实践并重 特色成效共显
分享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之风,如同一夜袭来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在这股春风的化育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迅速增强。

  在朝气蓬勃的砚园里,稍加留心,就可以看到许多新现象:你可以看到一群学子在校内的咖啡厅小聚片刻,便开始畅谈一个投资方案;你可以看到一个学生坐在布局简洁的工作室里,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一笔收入随即入账;你还可以看到一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共同创作市场畅销的文创产品……

  2015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双引擎”之一。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适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部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切实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双提升,取得显著成效。而“115”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正是我校近几年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探索成果。

 

 

  对一个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是纸上谈兵,也不应该是没有章法地开展工作。要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的合理规划和正确引领是必不可少的。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时间已有时日,一直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这是因为,要找出适应本校发展方向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探索过程必定长远艰辛。

  3月10日,广东高校2017年度学生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叶峥嵘介绍我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向全省同行推介了“115”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我校对过去几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更是对未来创新创业工作的规划。这个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见证了我校这些年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和成功,也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何为“115”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115”这三个简单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可不一般,它们组合起来,是创新创业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代表的是一个系统、有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115”塔式教育模式,指的是,让100%的在校生接受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素质提升教育,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此是为塔基;成立100个创新创业工作室,让具有浓厚创业兴趣的学生,接受系统专业的创业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此是为塔身;遴选5%左右具有强烈创业意愿,有较成熟创业实践项目的学生,使其在做中学,学中探索,成为创新创业的示范人物,至此是为塔尖。由此,由塔基、塔身、塔尖三个层面构成了“115”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15”塔式结构宛如一个金字塔,代表着在创新创业中点面结合、逐级优化的一个过程。这个塔式结构的第一层,代表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在学校制定的规划中,大一学生以学习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主,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二级学院还会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加深学生的认知;在大二阶段,从2015级学生开始,学校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使学生在已有的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而大三大四便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校会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创业方向有针对性的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创新就业指导课程和实践训练。

  不难看出,这第一个“1”是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当他们从象牙塔走入社会时,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才能尽快融入其中。学校通过课程的结构,给予他们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115”塔式的塔基。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学校为了打造好这个“塔基”,准备增设创新创业课堂,邀请优秀企业家走进校园,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激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确保大学四年全覆盖。

 

 

  第一个“1”是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普及教育,而第二个“1”则是成立100个创新创业工作室,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有创业兴趣的学生,让有意愿的学生持项目入驻。让他们把创业知识教育和能力转化为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这100多个工作室就是“塔身”,也是第二个“1”的关键之处。

  学校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的支持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效,毕竟学生自身力量有限,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学校扮演的角色像是一个动力引擎,缺少这个引擎,大学生创新创业这台机器便无法正常地运转。

  “塔身”在“115”塔式中发挥中坚力量,因此,学校对入驻的100多个工作室有着比较严格的准入条件。入驻的团队以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全日制在校学生为主,经所在学院批准,大二以上的学生才可以提出申请入驻工作室;入驻的团队项目,要具有一定创新性或良好的市场潜力,创新项目与专业相结合。优先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信息科技类项目;服务类、商贸类次之入驻;禁止餐饮、娱乐类项目入驻;学生团队入驻,必须提交可行性创新创业计划书 ,必须有指导老师,征求家长意见和征得所在学院同意,通过学校审核。团队还需具备能在创业园正常开展活动,具有一定项目启动资金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团队负责人能独立承担相关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了评审,经公示无异议后,即可确定为入驻团队。

  目前,科技园内已建立起一百多个成规模的创业工作室,工作室均配有空调、办公桌、网络等基本设施。入驻的学生团队在前三个月免收工作室租金,三个月后收取一定的租金。学校此举目的是通过租金以激励创新创业积极性。此外,学校设立了“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大学生创业基金”,对一些取得好成绩的创业团队给予创新创业奖励资金。

 

 

  “花影传媒”团队是创业工作室之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拍摄的《孵化梦想的空间》——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宣传片,获得了委托人的高度认可;他们推出的展示校园夜景的《砚园初夏之夜》延时摄影短片,在微信平台上迅速被转播;他们策划了《庆祝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成立45周年食堂快闪》活动,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的创业得到了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党委、肇庆市旅游局、肇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和领导的支持与认可。因此,学校给予他们超过十万元的资金作为奖励。“花影传媒”团队逐渐走出校园,参与国家级创新项目《端州味道》美食纪录片拍摄,被肇庆市多家主流官方媒体和微平台转载报道;他们还参与《中日韩亚洲校园》成就片的编辑制作,受到业界媒体的肯定。

  为了扶持工作室进一步孵化,学校还引进企业对接学生的研究项目,甚至引进中介公司,帮助学生免费注册公司、申请专利。同时,还引进了财务公司,辅助学生团队做好账目管理。通过引入这一系列公司,为学生团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免去不少繁琐的流程。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学校除了有准入机制,还有退出机制。通过准入和退出两个机制,来保证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生命力。退出机制就是通过对创业实训效果进行考察,考验学生有无坚持创业的毅力,结合总结报告、导师评分等进行淘汰遴选,选拔出优势项目,淘汰劣势项目。科技园成立以来,已淘汰团队比例不超过10%,总体成绩良好。

 

 

  最后,为了让“塔身”更加坚固,学校准备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通过更加系统的创新创业指导和项目技能培训并结合学生的项目特点,为入园学生设立创新创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开设包括专业知识、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财务知识等综合性知识在内的创新创业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创业,在学习中认知创新。学校还设立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课程,通过组织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商业调查、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开展创业专题讲座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团队合作与高效发展。

  这100多个工作室,就是我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学校对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使这个塔身更牢固、更突出,它作为这个塔式结构的第二层,连接支撑着整个金字塔。

 

 

  金字塔的最顶层的“5”,代表着的是优胜劣汰过程中最后的优胜者,也就是这“115”塔式的塔尖。学校遴选出5%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通过创业实战,培育创业成果。而具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和明晰的创新创意,且具有较成熟的创业项目计划书,经过评估后,大三以上学生有机会进入5%的遴选视野。对被遴选入5%的学生,学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精英班,组织专门的培训。开设的课程中有理论课,包括中小企业创业实务、创业财务管理等;实务课程包括专业操作实务、专业领域创业实务、创业计划书、创业实践,完成所有课程,还可以由学校颁发“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创新创业教育辅修证书。创新创业辅修专业课程实行学分制,共8个学分,可以冲抵专业培养方案中公选课选修课的学分。这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也会逐步实现,拔高学校创新创业能力。

 

 

  “115”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贯穿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年以来的实践和探索——

  首先,为了发挥“115”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效用,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训练、信息咨询、创新创业服务指导等工作;并指导各个二级学院设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具体落实创新创业的各项工作。将创新创业氛围从学校的大层面普及向各个学院,逐层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导。此外,学校还实施“一把手工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科研、就业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

  其次,我校还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重点突破口,制定了《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学校为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推进,相继出台了《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创新创业教育导师管理暂行办法》《关于鼓励与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再次,创新创业工作内容众多、程序繁杂,学校根据部门的职能特点将工作合理分配,使工作可以高效地完成。校党委副书记叶峥嵘副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统筹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部工作,就业处负责开展理论教学与学生考核活动,科技园负责提供实践平台,团委负责组织各项创业大赛活动,教务处则进行宏观指导,通过学分认定和奖励制度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各个部门相互协调,使创新创业的成果逐渐显现。

  最后,“115”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学校除了在软件方面配套齐备,在硬件基础设施上,也是配套齐全。学校东南角建起了大学科技园,包括文化创意园、电子商务与中巴软件园,还有创客方舟交流平台。这些园区是“115”塔式的重要载体,对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学子而言,这是他们的航天器。这几个地方就像母亲般,为创业的“婴儿”送上生命力。

  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陈学年教授看着学生创业团队一步步成长。他感叹到:“学生创业需要具备外部支持的‘硬件’,也不可缺少自身的‘软实力’。首先,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创业的强烈意识,才能坚持不懈地完成自己的创业梦想;其次,双创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能力。创业是一群人的事情而非一个人的工作,懂得如何号召一个团队开展工作也是很重要的管理能力;再者便是对产品市场的敏感性,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更要懂得去学习如何‘嗅’到商机,明确产品定位,明确创业的正确方向。这些条件都满足了,才能一步步地成功创业。”

 

 

  “115”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正在凸显成效,开花结果:近三年,我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成果丰硕,学生参加“大创”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60项,省级立项142项,在各种比赛中硕果累累,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大学生创业园连获殊荣,“双创港——肇梦空间”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前孵化器试点单位”“广东省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广东省大学生青创空间孵化中心示范点创建单位”“广东省互联网+双创小镇培育单位”“粤西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肇庆市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成为肇庆、粤西乃至全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此氛围下,林雨财、刘宇驰、陈盛任、陈炯栩等一批创新创业典型相继涌现……

  作为引导学生开启创新创业之路的高校,我校正在稳打稳扎地构筑这座“115”式创新创业教育之塔。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座指引肇院创业学子实现理想的高塔,一定会更加熠熠闪光,而藉此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一定会豪迈的走向社会,成为明天的创业之星!

 


粤ICP备05008891号 © 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