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师发展中心 服务山区基础教育
分享到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 服务山区基础教育

——我校推进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的内涵建设

 

 

  6月15日至17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把会址设在一所地方院校,这不仅是因为我校是全省8个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单位之一,更是因为我校依托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支撑功能、辐射功能,推进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的内涵建设,为服务山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作中具有鲜明的示范意义。

 

 

  我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体成分的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师教育的传统和办学特色培育,同时致力于服务地方基础教育,长期为广东欠发达地区培养优秀教师。面对乡村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老化、性别结构失衡、学历结构偏低、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研究能力与科研能力急需要提升等深层次问题,学校认识到,作为一所地方教师教育类高校,自己拥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需要得到的资源与平台,只是因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分属不同的体系,与地方中小学对接缺乏体制保障和稳定的对接机制,难以为地方中小学提供强而有力的帮助。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学校应该可以与地方中小学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形成协同育人的关系,在促进地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能力提升,促进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中大有用武之地。

 

 

  我校早在2013年就在广东省内率先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全面负责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育工作。这表明,我校对于教师教育工作,不仅有深厚的办学传统,更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而随着教师教育实践与探索的推进,从2012年到2015年,我校先后与怀集、封开、广宁等三个县人民政府,以及县辖的乡镇中小学之间,围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共同目标达成合作机制,建起三个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并由此展开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步伐。这项建设工程,就是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中小学教师、师范生作为主要培养对象,通过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师范生实习基地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名师工作室等层面的合作与发展共同体的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大批乡村教育所需要的卓越教师。对于这项工程的运行机制来说,我校是主导,地方政府是组织保障,乡镇中小学是基地和支点。有了这个三方责任分担、资源共享、过程协同、共管共建、目标一致的协同机制,我校就整合了包括学校自身、地方政府、国内著名高校、一批地方中小学校在内的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在教师教育改革中更加得心应手,一马平川。

 

 

  在三方协同机制的作用下,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自形成以来,我校致力培养乡村卓越教师、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所作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学校通过把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派优秀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不仅为师范生提供实习平台,也为农村教师参加培训提供时间,为农村教师提供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机会,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学校师资薄弱的难题。例如,2014年至2016年的3年间,依托我校的培训资源,封开县先后举办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研究生考前辅导班、骨干教师专项培训班、中小学英语教师代表与外籍教师交流互动活动等培训活动,参训人次达1100多人,有力地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我校于2014年专门为封开县报考教育硕士的教师给予悉心指导,最终共有30多名中小学教师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育硕士,极大提升了该县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为该县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乡村卓越教师,服务山区教育事业,是我校一以贯之的宗旨。如何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是我校一直悉心考虑的问题。2014年底,我校把握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在全省高等师范院校(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高校)建设若干个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契机,及时提出申报,并顺利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成为全省8个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单位之一。获得这个身份,我校得以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加强与地方就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合作联动,协助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助力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强师工程专项奖金的支持下,我校投入2800多万元建成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作为一个集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范生训练、高校教师发展、教学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师发展的综合平台,该中心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专用培训楼,分设有微格室、师德与传统文化实训室、书法与绘画实训室、基础教育论坛、远程教学交互中心、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室、数字语言实训室、新媒体实训室、信息能力提升实训室、微课室、人文讲坛、教学录播室、个体心理辅导室、团体心理辅导室、教师形象设计与训练室、卓越教师培训室、未来教室(智慧教室)、教学设计与反思室、名师工作室、教师团队研发室等32个功能室及板书长廊,分别代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技能、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五个平台。中心装备有远程学习平台和远程培训管理平台,保证广大中小学教师线上、线下学习的灵活转换与选择。同时,中心还按照“加强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基地建设”的要求,成立和建设了一批有利于师范生观摩、实习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使其成为中心的基层组织和合作单位,在教师专业发展与能力提升的工作中实行协同合作、资源共享,构建起中心与众多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共同组成的教师教育工作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共同推动地方基础教育师资的快速发展。

 

 

  我校将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努力把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成为展示学校形象和实力的窗口,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平台,实现校地合作、校地联动的桥梁,促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学校转型发展试验的“特区”。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充分发挥中心作为综合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乡村卓越教师U—G—S协同育人平台的内涵建设,增强其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的功能,为肇庆、云浮、茂名及周边各县市、有关地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提供保障。在本次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充分肯定我校在培养乡村卓越教师、服务山区基础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作出的贡献。他认为,我校作为地方院校,具有良好的重视教师教育传统,近年来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协同育人卓有成效。特别是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顺利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不仅是我校校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其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具有示范性作用。(新闻中心)

 


粤ICP备05008891号 © 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