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文章精神座谈会
分享到

  本网讯 3月17日,校长吴业春出席学校科研骨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座谈会,分析我校科研工作现状,展望我校科研工作前景,勉励广大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科技攻关,提高创新水平,为学校“十四五”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副校长李新昌,广东工业大学帮扶团队带头人、校长助理胡正发出席会议,学校部分科研骨干代表参加,科技处、社科处主持全面工作副处长徐士河主持。


  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文章  明确科技工作者责任使命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总书记的文章明确了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使命。会上,李新昌传达并带头学习了这篇重要文章,表示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学科建设、项目申报、成果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团队搭建等方面下大力气,着力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力,全面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胡正发表示,面对肩上的重任,高校老师在科研之路上要主动走出去,主动与同行交流,潜下身心,鼓足干劲,先进行量的积累,再取得质的突破,逐步实现建大团队、搭大平台、做大项目、出大成果的目的。


  交流:科研骨干畅所欲言  为科技创新工作建言献策


  与会的科研骨干结合自身和学校实际,围绕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现状、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努力方向积极发言。

  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祁建平说:“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地方性法规的建设中,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提高服务地方的水平。”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德运认为:“要落实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事基础研究,对高质量成果给予表彰奖励。”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李炳全的发言瞄准项目申报,他说:“课题申报要有自己的特色,就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小军发言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及科研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团队的梯队建设。”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郭栩东表示:“高质量发展有赖于高层次人才队伍,要注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谢石生说:“要打造本科高校的马列学科特色,邀请高水平马列专家来校开展讲座,给我们提供指导。”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俞乐说:“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对于我来说,就是希望简化科研仪器维修流程,提高科研仪器的使用效益。”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陈庆华说:“要主动对接企业,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同时与行业协会进行沟通,使学校的学科链、人才链与企业链相互匹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朱丽莎说:“要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开展科研攻关,在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

  大家聚焦主题,深入剖析,认真梳理和总结了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所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与热点问题,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与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提出了宝贵意见。


  总结: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  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听完大家的发言,吴业春作了总结讲话。他总结我校科研工作现状,展望我校科研工作前景,对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提出十点要求:一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产业的竞争力,继续提升我校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的能力;二是科技工作者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怀,激发探索的精神,又要有立足大地,甘于坐冷板凳,发挥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三是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以此引领科研工作方向。四是认清我校科技发展的短板,找到问题和症结,积极地予以解决,变危机意识为赶超意识,变压力为动力。五是高校要成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校教师要苦练内功,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真本事、真功夫、真实力迎接新挑战。六是强化校企校地合作平台建设,推动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抢抓大湾区机遇,发挥学校在推进地方文化繁荣、传承地方文化等方面形成的强大优势,提升学校影响力。七是坚持以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为目标,各部门各单位要提前谋划,主动安排,组织最广大的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八是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扶持力度,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科技人才,打造具有省内领先水平、发展潜力巨大的科研创新团队,引导科研人员由“单兵作战”转向团队攻坚。九是科研工作要多维度共生,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智库建设等全面做好。十是推动科研更好服务于学科建设,反哺教学,科教融合,带动发展。



粤ICP备05008891号 © 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