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次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深耕“三所学校”帮扶工作,获批全省首个区域国别学硕士点,思政教学团队拿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新校园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一步一脚印,不断突破。
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新校园一期教学楼落成。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供图
“我们要办在地方有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就要始终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创新驱动,与产业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发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勇做实干家、争当栋梁才,当好排头兵、擎旗手。”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党委书记谢冠华表示。
学科建设与地方发展“同呼吸”
2024年,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新增6个硕士点,即将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纷纷“摩拳擦掌”。
时针回拨,2023年9月,学校迎来首届3个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0”到“3”再至“9”,不仅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层次,更将以研究生教育为牵引,强化学科建设。
如何更好地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此前,学校专门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思路:做强新工科,做优新师范,做特新艺术,提升新文科、发展新农科。
贯彻这一发展思路,首先在于优化学科布局。为此,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采用撤、停结合的方式调整部分办学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的专业,招生专业数压缩到60个。
与此同时,优势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省部级重点学科累计数达到8个,省“冲补强”重点学科数量为3个,省级一流专业累计数达12个;多个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先后落地,2021年以来,学校共获批省部级平台12个,现有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6个。
大学因城而兴,城市因校而盛。近年来,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在学科建设上瞄准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肇庆重点建设的产业集群,为肇庆及广东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还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现有校级产业学院10个,入选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1个。
大学科技园走出“小巨人”
去年10月,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与肇庆市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华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签订横向项目合作合同,为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再添一笔。
此次项目顺利签约,离不开广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肇庆分中心的“牵线搭桥”,这一平台由广东工业大学与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合作共建。
依托这一平台,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了市场调研分析、需求判断、企业衔接、概念验证等全链条服务体系,探索地方高校与企业实现“双赢”。
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国家大学科技园是肇庆市唯一同时具备“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双重荣誉的科技创新平台。
得益于该平台,不少企业茁壮成长。近年来,科技园辅导了26家在孵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还诞生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去年,科技园还迎来新任务——牵头成立肇庆市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规划专家组。这一专家组的成立旨在推动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规划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此前,肇庆便确定了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在科教创新走廊建设中的“双龙头”地位:高等教育龙头,科技创新服务和孵化育成体系龙头。
这背后,离不开学校在内涵建设上的久久为功,尤其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的狠下功夫。
近年来,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不断完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机制,加强有组织科研,启动高层次项目培育计划,实施“科研倍增计划”。2021—2023年,学校共投入科研经费达3.95亿元。
截至目前,学校共获得横向和纵向科研项目125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6项,并首次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双螺旋”格局促校地“双强”
2024年秋季学期,在四会市,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教师帮扶团队与当地32所学校负责人面对面,共谋教育教学中所遇困惑的解决之道。
作为“双百行动”高校联盟成员、纵向帮扶“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专项的牵头高校与支援单位,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格外重视推进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助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这与学校长期深耕基础教育所塑造出的教师教育优势学科有关。
以“所能”服务“所需”,基础教育帮扶只是一道剪影。
肇庆四会市素来有“柑桔之乡”美誉,却一度面临着黄龙病侵害小柑桔、产品附加值低等难题。
“双百行动”开展后,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组建柑桔产业技术服务团队,既使得黄龙病得到有效防控,又以“一果六联产”打造柑桔全产业链,助力小柑桔成就大事业。
走进四会大沙镇、黄田镇……常能撞上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的师生给在“乡村美学工坊”镇里孩子们上艺术课。
这是学校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创新平台。依托美学工坊,学校风景园林、美术、环境设计的师生发挥所长,串珠成线助力乡村风貌建设,同时帮助做好中小学美育。
“我们正在形成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地方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双螺旋’格局。”谢冠华介绍,2021年以来,学校累计向肇庆及周边地区派出科技特派员600多人次,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突破580家。
不久前,学校正式与肇庆鼎湖区签订“双百行动合作协议”,揭开校地合作的又一篇章。
如今,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正踏上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案例
培养乡村“种子”教师
共育基层教育生态
2024年6月盛夏,怀集县桥头镇的教室内,学习氛围火热。乡村教师黎回弟正为台下的同乡、同行讲解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文献综述。
这是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领燕”项目(二期)所举办的一次研修活动。黎回弟作为“领燕”一期种子教师,来到二期实验基地学校桥头中学担任导师,将项目所学用于项目指导。
“这一项目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的真实教育教学困境为小切口,在地培养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顶岗实习学生教科研能力。”“领燕”项目负责人、AG尊时凯龙人生就是博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薄艳玲介绍,经过满五年二期的实践检验,逐步实现着区县乡村教师教育生态的大转变。
一期建设以乡村学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选取怀集县大岗镇初级中学和梁村镇初级中学为实验基地学校,选取12名乡村教师为种子教师。经过两年的培养,种子教师们陆续评上副高级教师,其中一名评上正高级教师,两名分别提拔为副校长、正校长。
项目二期则以提升教师促进乡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等能力为抓手,再添5所实验基地,选取30名种子教师作为在地培育对象,成立校级教师发展中心,将教师教育概念下沉至乡村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二期项目成立的校级教师发展中心为全国首批。
此前,“领燕项目”获“新师范”建设优秀案例获奖案例。薄艳玲表示,接下来项目组将把“领燕”项目一期、二期成果辐射至粤西更多区县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和乡村儿童,尤其是“双百行动”共建区县,提升乡村教师开展“双新”教科研的能力,培养本土乡村教师教育者优质团队,共育乡村教师教育生态。
相关链接:教育高质量 砥砺向未来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2/24/c11019256.html?colID=0&firstColID=3829&appversion=121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