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我说的页码,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这天,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教师严智德博士和往常一样,一登上讲台,就迅速进入了讲课状态。但细看,他又与平时有些不一样。只见讲台上的他,左手打上了石膏,用手指夹着话筒,专心致志地开讲。很显然,他的左手受了伤,正在带伤授课。
他有一种爱国爱乡的思想
严智德出生于香港,在香港接受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他2007年毕业于香港公开大学,获社会科学学士学位,继而在香港浸会大学参加师范学习,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在中学任教数年后,由于对中国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严智德报考了北京大学香港培养点,成为历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铁路发展史。2013年,他追随导师前往北大历史系读博,在2019年博士毕业,随后来到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任教。
在京求学期间邂逅肇庆籍伴侣的严智德目前把家安在了肇庆,并且把父母也接过来一起生活。去年12月,《南方日报》报道了严智德在肇工作的故事,他在报道中充分流露自己对于肇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挚爱之情,以及长期在我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热切心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严智德在接受校园媒体采访时,用心用情回应两会提出的“爱国者治港”理念,认为这是促进香港继续繁荣稳定的基石,充分体现他一贯以来的爱国思想。
他有一份躬耕杏坛的情怀
对教育充满“温情与敬意”,是严智德在讲台上乐此不疲地付出心血、挥洒汗水、奉献智慧、传播学问的根本原因。
在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严智德任教中国近代史、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中国经济史和专业英语等课程。作为一名青年博士,他的学术功底得到了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充分肯定;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的师德修养则得到了学院领导班子的一致认可。可以看到,严智德把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带到了课堂上,把自己在香港的工作经历和在北京大学的学习经验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他最热衷的事情,就是与学生分享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指导学生参与口述校史、大创、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一起共同成长。
我校坐落肇庆,肇庆和香港一样,都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吸纳香港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也就成为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方略。近年来,学校贯彻有关政策精神,为包括香港教师在内的港澳台教师做好服务,以达到延揽港澳台师资力量,用更好的高等教育促进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这个背景下与我校结缘的严智德,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未来都满怀乐观。
他收获了一个好老师应得的评价
今年3月初,严智德在骑车返家途中不慎摔倒,经医院诊断为轻度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点小伤而已,不碍事。”严智德说。
真的不碍事吗?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伤及骨头,一般都要静养一段时间,以利于恢复。但是,由于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业,严智德在得知自己需要手术治疗时,第一时间与课程组同事取得联系,确保同学们的课程不因手术而耽误。手术恢复期间,他又通过线上方式将课程要求、论文修改意见等信息及时传达到每个学生,确保工作不断线。最终,他负责的课程没有被落下,他悉心指导的学生也都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
一名教师的德行怎样,他的学生往往最有发言权。2019级历史一班的黄永晖同学这样评价严智德:“严老师让我切身体会到教育工作者言传身教的正能量,这为我的职业生涯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教育是以心灵唤醒心灵的过程,学生的评价,说明严智德不愧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好老师。
严智德在身体受伤之后,优先想到学生、始终围绕学生、坚持服务学生的事迹,在学院乃至学校产生了热烈反响。日前,学校港澳台事务办、统战部、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一起来到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向他送上诚挚的慰问、表达衷心的祝福。我校建设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需要更多像严智德那样有学识更讲情怀、有能力更讲奉献的好老师。可喜的是,在砚园,这样的好老师比比皆是,由此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满园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