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我校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吴恩荣博士主持申报的《从满汉交融到西礼东渐:清朝国家礼制变迁研究》获得立项。这是吴恩荣第二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为学校科研项目成果再次添上浓重的一笔。
吴恩荣老师是我校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毕业于南开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礼制史、政治文化史。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项,教育部青年基金、广东省社科学科共建、广东省教育厅、肇庆市社科规划课题各1项,形成相关研究成果一百余万字。
砥志研思 精进不休
礼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各民族交融,构筑中华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文化自信,挖掘传统文化之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民族融合等当代价值为我们所用,是我们的责任所在。”面对礼制文化随着时间推移淡出人们视野的状况,吴恩荣选择了踏上礼制文化研究的道路。
在研究清朝礼制之前,吴恩荣对明朝礼制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工作后因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的研究工作,他发现清朝礼制与明朝礼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于是开始了对清朝礼制的研究。吴恩荣从清朝国家礼制发生“汉化”的重大转向出发,探讨了清朝国家礼制的变迁过程。这对于当今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语言文字不同是我研究时遇到的主要障碍。”在谈及此次课题研究遇到的难题时,吴恩荣如是说道。清朝礼制在全面继承明朝礼制的同时,也融入了众多独特的满洲礼制,其中有不少重要文献是满文文献。晚清时期西方礼仪进入中国,中西之间的礼仪交流、争论乃至冲突时有发生,必定会留下很多相关的外文文献。众多的满文和外文文献增加了研究难度,好在这些文献已有不少汉译版本,吴恩荣尽量收集这些汉译版资料,并加强不同语言文献所载内容的对比研究。
兴趣为师 挚爱为业
谈及对历史的研究,吴恩荣表示,“兴趣是走好科研这条道路的最强大动力,坚持是做好科研的根本。”从本科开始,历史书上的典籍故事、经典人物深深吸引着他的兴趣。无论课业多么繁忙,他都会抽时间到图书馆阅读历史学领域的经典书籍及学术刊物,一坐便是一天。出于对历史的热爱,他在本科后选择跨专业读研,自此便一直在历史领域研究探索。
吴恩荣认为,科研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得精神状态也很紧张,但兴趣会促使你坚持地去做这件事情。历史专业的研究需要和大量的古籍打交道,在研究时也需要分辨各种古文资料的准确性。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自身喜欢的领域做科研,却依旧乐此不疲。
科研工作是一项苦心孤诣的工作,“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越是接近未知,就越需要兴趣指引,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潜能。吴恩荣正是如此,通过科研工作实现精神层面的满足,拥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将兴趣变成事业,追寻毕生所爱,绘画灿烂的人生篇章。
零的突破 新的开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吴恩荣做学术研究以来的最大感悟。2015年博士毕业后,吴恩荣来到我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工作,16、17年曾先后两次申报教育部、国家社科项目。由于经验不足以及限额申报等原因,两次申报都未能通过,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放弃,继续日复一日埋头于一摞摞厚厚的科研文献中。
2018年,学校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与一般课题项目申报不同,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的条件之一是“博士论文答辩后满三年且修改幅度超过30%以上的方可申报”。此时的吴恩荣刚好博士毕业三年,他抓住契机,对博士论文《<礼部志稿>研究与校补》的主要观点、内容结构、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深化、调整和删订,形成约56万字的申报成果。经过漫长的成果修订、申报和审批等过程,获批的喜讯终于传来,这是吴恩荣第一次获批国家基金项目立项,也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上零的突破。
吴恩荣两个国社科后期资助课题项目的申报成功并非偶然,关键在于从他开始撰写到最后申报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在研究的过程中,他所查阅的资料多为古代文献,文字晦涩难懂,并且存在诸多错误。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渊博的历史背景知识和文言文知识,还要有矢志不移的毅力、甘于枯燥与寂寞的定力。在他眼中,书上的古文不仅是一个个文字,更是古人与今人的心灵对话。
在对《礼部志稿》的研究中,吴恩荣发现该书仅存《四库全书》版本,并非善本,存在大量讹误之处。他通过不断搜集、阅读大量古籍,对一百余万字的《礼部志稿》一一追寻史源,相互校读,圈点勾画出不同之处,并对异同之处考辨正误,写出校记。拂晓的晨光熹微,夜晚的星光点点,吴恩荣与书为伴,以纸为友,夜以继日地在字斟句酌中挥洒汗水,在鼠标和键盘的合奏里践行初心。
吴恩荣认为现在项目虽然到了中后期,但是课题的内容比较丰富,还有很多可以挖掘补充、深入研讨的地方。对于科研,他相信这条路仍有很多宝藏等待着他去探寻。